現(xiàn)年69歲高齡的陳立泉,每天都會堅持讀報、上網(wǎng),了解電池行業(yè)的最新資訊。這些年,他的關注點又多了一個汽車行業(yè)。
1976年,陳立泉遠赴德國馬普協(xié)會固體所進修。在德國,他第一次接觸到可以做鋰電池的超離子導體材料,從此與鋰電池結下了不解之緣。在此之前,他的研究方向是生長晶體,與電池完全不搭界。
1976年,陳立泉向中科院申請轉攻研究方向,中科院同意了他的要求。于是,他花了5個月完成了導師交給他的生長晶體研究任務,馬上轉去做超離子導體研究。沒想到,這一轉就是30余載。陳立泉笑著對記者說:“我這個鋰電池夢一做就是大半輩子。”
1978年回國后,陳立泉繼續(xù)從事與鋰電池有關的固體離子學及其在能源中的應用研究工作。1980年,中科院啟動“六五”鋰離子導體重大項目,當時陳立泉就提出要開發(fā)適合汽車使用的鋰電池和相關材料。1986年,他又負責中科院“七五”固態(tài)鋰電池重大項目。
1987年,我國啟動了863計劃“七五”儲能材料(聚合物鋰電池)項目,由陳立泉擔任項目組總負責人,項目組下設12個課題組。陳立泉告訴記者,現(xiàn)在我國很多企業(yè)都在生產(chǎn)鋰電池,其技術既不是憑空而來,也不是靠引進,而是主要由這12個課題組的科研成果轉化而來。
■ 曾經(jīng)挽救了車用鋰電池的命運
陳立泉告訴記者,在各類電池中,鎳氫電池是吃了“偏飯”的,在其發(fā)展中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扶持。鋰電池則是“采用放羊方式成長起來的野孩子”,在成長初期不僅沒得到政策扶持,甚至一度被邊緣化。
2000年,我國啟動“十五”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。當時,鎳氫電池的呼聲非常高,而鋰離子電池幾乎被排除在這一項目之外。這一現(xiàn)狀讓陳立泉非常不安。2001年,陳立泉專門到上海拜訪了時任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負責人萬鋼。他誠摯地對萬鋼說:“希望能給鋰離子電池一個機會。”
在對我國鋰離子電池研究水平和能力有了一定了解后,萬鋼采納了陳立泉的意見,將車用鋰離子電池納入電動汽車重大專項課題之內(nèi)。對于這一點,陳立泉至今記憶猶新:“非常感謝萬鋼。在當時,這個機會太寶貴了。”
在汽車動力鋰電池并不被看好的2001年,陳立泉敢于去爭取這個機會,既需要很大的勇氣,也基于他多年扎實的研究和對于車用鋰離子電池產(chǎn)業(yè)化的堅定信心。
“八五”、“九五”期間,陳立泉主持了國家863計劃鋰離子電池項目。陳立泉一直有個心愿,那就是將鋰電池技術應用到汽車上。從1994年起,在福特中國基金的支持下,陳立泉開始了車用鋰離子電池的研究。
■ 親歷親為大力推動產(chǎn)業(yè)化
1997年9月,陳立泉以國產(chǎn)技術、設備和原材料為主,建成中國第一條鋰電池中試生產(chǎn)線。由于沒有經(jīng)驗可借鑒,在這條生產(chǎn)線上,陳立泉當了一年多“工人”,什么臟活、累活他都干。對于這段經(jīng)歷,陳立泉沒有任何怨言:“在此之前,我只有理論和實驗室研究經(jīng)驗,沒有實踐。當了一年多‘工人’,基本了解了鋰電池生產(chǎn)的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這對研究非常有幫助,讓我的研究更符合產(chǎn)業(yè)需求。”
1999年,陳立泉牽頭成立了北京星恒電源有限公司,實現(xiàn)了鋰電池產(chǎn)業(yè)化,陳立泉夢想成真。2003年,蘇州星恒電源有限公司成立,專門生產(chǎn)汽車動力電池。
陳立泉一方面深入研究鋰電池材料尖端技術,另一方面,時刻不忘推進鋰電池和相關材料的產(chǎn)業(yè)化。一位同事曾笑話他是“腳踏兩只船”。對此,陳立泉說:“能源是國家的戰(zhàn)略需求,發(fā)展鋰電池對于我國擺脫對石油的過分依賴具有戰(zhàn)略意義。”
在采訪時,陳立泉問了記者一個問題:“你知道中國第一輛電動汽車是什么時候誕生的嗎?”
沒等記者反應過來,老人自己就給出了答案:我國對于電動汽車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,也就是抗戰(zhàn)時期。1958年,清華大學研制出新中國第一款電動汽車。1970年,我國組織了Na/S電池電動汽車會戰(zhàn)。1975年,可乘坐4人的電動汽車完成從上海靜安寺到嘉定的路演。“可以看出,我國電動汽車有著非常長的開發(fā)歷史和良好傳統(tǒng),我們應該傳承下去。”
■ 桃李滿天下
陳立泉執(zhí)教數(shù)十載,曾擔任國內(nèi)外近30所院校的客座教授,桃李滿天下,F(xiàn)在,國內(nèi)幾乎所有重點高校電池材料系都有他的學生在任教,國內(nèi)外幾乎所有的知名電池企業(yè)和科研機構都有他的學生就職。
陳立泉的學生出國的很多,學有所成回國效力的也很多,董明就是其中之一。曾在美國威能公司擔任資深研究員的董明,于2006年歸國,創(chuàng)辦了恒正科技(蘇州)有限公司,此后又在杭州創(chuàng)辦了賽恩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。
對于恩師,董明說,千言萬語都說不盡。出國前,恩師就對自己和其他出國的學生說了一句話:“你們?nèi)忾L長見識,再回國效力。”這句話他一直沒有忘記。
“在材料科學領域,陳院士是一個傳奇人物。他的傳奇性不在于他干的事情多么驚險、刺激,而在于他30多年如一日,堅守鋰電池材料科學研究,推動了中國鋰電池材料行業(yè)發(fā)展,為中國鋰電池產(chǎn)業(yè)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”董明說。
董明還說,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,材料科學領域可研究的方向太多了,當時鋰電池材料研究是冷門,前景也不明朗。陳院士選擇鋰電池材料作為主攻方向,既需要敏銳的眼光,也需要很大勇氣。此后,鋰電池有近10年時間被邊緣化,陳院士并沒有中途放棄,而是堅持下來。在社會極其浮躁的當下,陳院士鍥而不舍的精神顯得彌足珍貴。
■ 大膽預測2030年我國全部新增汽 車為新能源汽車
自1976年起,陳立泉一直在追逐自己的鋰電池夢。如今,我國已經(jīng)與日本、韓國并列為世界三大鋰電池生產(chǎn)國。這會兒,陳立泉又有了另一個夢想———電動汽車大國夢。
他的這個夢想,包括以下幾個步驟:到2011年,我國電動車保有量達到50萬輛;2020年,電動汽車保有量1000萬~1500萬輛(我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.4億輛,電動汽車約占7%~10%);2030年,全部新增汽車為新能源汽車;2050年,全部運行汽車為新能源汽車。他對記者說:“這絕不是憑空說大話,我有自己的論據(jù),就是正在研究的新材料,不過暫時不便透露。不久的將來,你們就會知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