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電池網(wǎng) | 供應 | 求購 | 企業(yè) | 招商 | 資訊 | 展會 | 人才 | 電池論壇 | 電池品牌 | 采購中心 | 產品大全
E電通服務 建議
資訊
登錄 注冊會員
您當前位置:首頁>資訊頻道> 名人名企>名人訪談>正文
理士國際:“教”出來的鉛酸電池大佬
來源:南方日報(廣州) 日期:2010-12-13 作者:全球電池網(wǎng) 點擊:

在流經肇慶高新區(qū)的一條小江旁邊,一排六棟低層的廠房顯得錯落有致,而在僅隔一條小道旁的空地上,挖掘機正在緊張地開拓新的廠區(qū)。這即是肇慶理士電源技術有限公司二期工程一景,300多畝的工程將為肇慶理士擴大一倍以上的規(guī)模。公司展廳內,一排瑪西爾電動助力車整齊地擺放著;但大廳中央?yún)s陳列著許多電池配件產品,讓人很容易把這家公司的“拳頭產品”電池,與整部電動車分列開來。

11月16日上午,理士國際在香港主板上市,這是十多年前公司董事長董李所不敢想象的,董李也從原來的“一窮二白”變成掌握數(shù)十億元資產的“大佬”。這位國字臉、留著短發(fā)的陜西人顯得精神抖擻,一打開話匣子就像機關槍一樣停不下來,創(chuàng)業(yè)十多年,董李依然保留著西北人特有的耿直與豪爽。

創(chuàng)業(yè)—喜歡“教學”模式的老總

10余年前,畢業(yè)于西安一所工程科技類大學的董李,由于當時取得雙學位,便一度留校教授英語課程,這在上世紀90年代是一份相當“安逸”的生活:一周只有一兩天有課,但不用天天上班的日子讓他有些“不安分”起來。

1994年,董李便開始涉及商業(yè)領域活動,這直接促成他后來的“離職下海”。1999年,董李在深圳創(chuàng)辦理士奧電源技術有限公司。2000年,他便遠赴美國設立銷售辦事處。

為給初創(chuàng)的公司籌資,董李與另外兩個朋友一道共同投入200萬元,兩個朋友那邊一共投入100萬元,而他則東挪西借,想盡辦法才籌到另外的100萬元。他們在解決資金問題后,便在深圳租廠房、買設備,一切從頭開始。董李告訴記者,其實在這之前,美國電池行業(yè)已經十分成熟,但國內上世紀90年代初才有第一家電池生產廠商,那時在國內成立電池企業(yè)還算比較新穎的了。

“反正當時一無所有”,董李對于人生的第一筆重大投資沒有絲毫猶豫,他說,雖然現(xiàn)在回頭想想,覺得當初從大學離職到借錢投資“有些后怕”,但“既然是看準了的事情,就不用過多考慮”。

可能是教師出身背景,董李喜歡給員工們“上課”,直到現(xiàn)在他還習慣以“教學”的模式來對公司進行管理。對于新來員工,他堅持讓新員工寫日報、周報,每周都和部門經理開會、進行培訓,每個月用一首革命歌曲來鼓舞士氣,“無論是縱向還是橫向的溝通,都是非常重要的”,董李如是說。

對于剛開始的創(chuàng)業(yè)者,董李的建言是“腳踏實地”。他說,在企業(yè)成長的過程中,許多人尋找捷徑,其實最難的路就是正路,做事業(yè)是偷不了懶的,“學海無涯苦作舟”,做公司也是一樣。

壯大—電池產品“出口”轉“內銷”

“當時,做內貿肯定是沒市場的”,董李一開始就將目光投向國外。他認為,質量、價格和交貨構成了商品出口的“金三角”要素,他希望從外貿起步,在做外貿的同時將公司產品的品質提上去,之后再考慮國內需求市場。

雖然美國電池產品十分“過硬”,但董李坦言,理士電池有10%左右的成本優(yōu)勢,因此他并不擔心自己的產品銷不出去。相反,如何擴大產能問題反而成為他亟待解決的目標。

而在國外銷售,“銷售策略本土化”是理士國際的理念之一。“我們在國外有獨一無二的經銷渠道”,董李對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流程并不擔心。2000年,理士的電池產品進入美國市場,他們同時在美國成立了一個由10多個本地人組成的團隊負責銷售。在這之后,歐洲、新加坡等地也布滿了董李織成的“銷售網(wǎng)”。

第一年,公司銷售額就達幾百萬元,這給了董李相當強的信心。經過近十年的創(chuàng)新與研發(fā),理士國際成為國內領先的鉛酸蓄電池制造商及開發(fā)商。對此,董李頗感自豪,他告訴南方日報記者:生產純鉛電池,理士國際是世界第三家、亞洲第一家能做的。由于純鉛電池有較大的放電電流,并且充電速度比較快,因此,廣泛地應用在太陽能、風能等設備上,目前產品在市場供不應求。

截至今年上半年,公司已有五所生產設施,合計46條生產線,安裝總年產能約為5.1百萬千伏安時。截至目前,理士國際電池的營業(yè)收入已經達十多億元,而電動車、電子產品也構成了公司生產的有效補充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理士國際的業(yè)務從主要靠出口,轉為出口與內銷各占50%左右的水平。國內電池快速增長的市場空間讓董李側目,他認為,全球電池有2000億元以上的市場,而中國就具有800億元的市場。

感悟—公司發(fā)展需兼顧“平衡”

經過十余年的發(fā)展,理士國際現(xiàn)已在廣東、江蘇、上海、安徽等省市投資建廠,并在巴西、印度、馬來西亞等國合資興建工廠。目前員工總數(shù)達7000余人,主業(yè)包括電池、電源、電動車、工模及注塑等。

在公司的策略上,董李很注重發(fā)展的平衡性。目前香港上市融資共計17.8億港元,董李打算60%用于擴大電池的產能,10%用于研發(fā),10%用于渠道建設。他希望公司今年的產能達到500萬千伏安時,明年達到800萬千伏安時,2012年達到1200萬千伏安時。

隨著國內電信、電氣設施及鐵路等行業(yè)迅速發(fā)展,以及電動車與混合動力車的洶涌而來,近年國內鉛酸蓄電池獲得快速增長。據(jù)了解,2005-2009年,國內鉛酸蓄電池市場從54.0百萬千伏安時增加到142.3百萬千伏安時,年復合增長率為27.4%。

在國內電池高速增長的背后,卻是電池生產企業(yè)“小而散”的現(xiàn)象存在。董李告訴本報記者,全球五大電池廠商,有四個在北美一個在日本,五大里面最小的一個公司也要比中國最大的大5倍以上。他希望3到5年內,讓世界看到更多的電池“MadeinChina”。

“成功緣于吃苦,事業(yè)始于做人”,董李強調團隊的力量。與許多公司一上市,團隊組合隨之解散完全不同,理士國際雖然在香港成功上市,“但目前10多個創(chuàng)業(yè)團隊成員,特別是管理層基本上留在公司”,他說,“我們應該讓幫助過我們的朋友覺得‘值’”。


上一篇: 孫延先:勇闖鋰電池研究領域的“先行者” 下一篇:  陸立軒:投身太陽能產業(yè) 追求夢想
版權聲明:全球電池網(wǎng)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,本網(wǎng)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,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,或有其他諸如版權、肖像權、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,并非本網(wǎng)故意為之,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。
評論表單加載中...
正在加載評論列表...
本文共有 條評論
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