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電池網 | 供應 | 求購 | 企業(yè) | 招商 | 資訊 | 展會 | 人才 | 電池論壇 | 電池品牌 | 采購中心 | 產品大全
E電通服務 建議
資訊
登錄 注冊會員
您當前位置:首頁>資訊頻道> 名人名企>名人訪談>正文
陸立軒:投身太陽能產業(yè) 追求夢想
來源:浙中新報 日期:2010-12-21 作者:全球電池網 點擊:

報訊:第一次見到陸立軒就覺得他是個有故事的人,這位上世紀80年代初畢業(yè)于浙江大學電子信息專業(yè)的義烏人一點不像老板,厚厚的眼鏡片后面,一雙敏銳的眼睛總是滿含笑意,“謝謝”、“非常感謝”經常掛在嘴邊,幾乎成了他的口頭禪。謙遜的態(tài)度和淵博的學識,讓他看起來更像一位學者。但細數陸立軒的創(chuàng)業(yè)履歷,又不得不承認,他的確是位優(yōu)秀的創(chuàng)業(yè)者。大學畢業(yè)就進入大型國企,2002年下;亓x烏開店,2005年成立外貿公司,2008年創(chuàng)辦企業(yè),2009年將產品打入利比里亞總統(tǒng)府,2010年年產值有望過億元……

這些充滿傳奇色彩的創(chuàng)業(yè)經歷并非神話。作為新一代義烏商人,陸立軒將自己的學識、膽識和夢想結合在一起,投身太陽能產業(yè)。經過十多年的歷練,現在終于到了厚積薄發(fā)的時候。

昔日滿街發(fā)傳單

如今訂單滿天飛

“我們找個安靜的地方簡單吃個飯,邊吃邊聊,既節(jié)約時間,又不耽誤工作。”昨天中午,接受采訪預約的陸立軒給記者打來電話,采訪地點安排在一家僻靜的小飯館。由于年后訂單不斷,陸立軒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滿滿當當。

“別的企業(yè)都在四處找米下鍋,‘金禧太陽能’怎么會有做不完的訂單?”一見面,記者就拋出了第一個問題,因為不久前,金禧太陽能設備有限公司又接到了一個一億多元的大單,這對于一家成立不到兩年的企業(yè)來說,著實不易。

“表面看,我們的訂單滿天飛,別人卻看不到,事實上這全歸功于前些年的基礎工作做得扎實。”談到市場營銷,陸立軒坦言并無捷徑可走,初涉太陽能產業(yè),陸立軒用最原始的方法———遍發(fā)宣傳單積累了客戶。

2002年10月,在深圳一家國企就職多年的陸立軒回到義烏,和妻子在稠州北路一間不到20平方米的小店做起了太陽能電池板和數碼產品生意。之所以選擇經銷太陽能電池板,還得益于陸立軒多年來在深圳收集到的市場信息。“深圳是我國對外開放的窗口,歐美、港臺等地的最新產品信息很多,最初看到太陽能電池板是在美國的一份雜志上,后來在香港看到了產品。”陸立軒說,當時,太陽能電池板剛剛面世,許多人并不知曉,但在他看來,這個行業(yè)的前景非常廣闊,于是才下定決心回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。

和許多人一樣,創(chuàng)業(yè)之初的陸立軒遍嘗艱辛。由于產品沒有銷路,小店生意十分慘淡。為尋找客戶,陸立軒讓妻子守店,自己拿著成沓的產品宣傳單,每天到處發(fā)放。“大街上、市場里,甚至一些賓館飯店,我都一一走過,傳單發(fā)放的重點對象是外商。”陸立軒說,當年滿街發(fā)放傳單也曾飽受委屈,許多人將他看成發(fā)小廣告的小販,誰也想不到他居然是在國企就職多年的老牌浙大畢業(yè)生。

“有委屈,但收獲更多。”陸立軒說,作為營銷人員,最重要的是擺正心態(tài)。“發(fā)放傳單,是給對方提供新的產品信息,對有些人來說也許沒用,但對有些人來說也許就是送上門的商機。”

經過3個多月的“掃街”行動,效果開始顯現,不少收到傳單的外商開始找上門來。陸立軒說,當時義烏的外商數量只有一兩千人,在不到一年時間里,其中90%以上的外商都認識了他。這部分客戶不僅幫助陸立軒在義烏打開了太陽能電池板的銷路,也成了今天外貿訂單的主要提供者。

承受4億元飛單之痛

下決心創(chuàng)辦實體企業(yè)

2005年,陸立軒和妻子的小店已無法滿足訂單需求,于是他們成立了自己的外貿公司。憑著多年來在業(yè)界積累下的誠信和口碑,陸立軒的外貿公司頻頻接到大單。正當陸立軒的外貿公司做得順風順水時,2007年的一次“飛單”之痛,讓他下決心創(chuàng)辦自己的實業(yè)。

2007年4月,陸立軒接到了自公司成立以來數額最大的一份訂單———4億元人民幣。這份訂單是由西班牙一家公司通過溫州的代理商發(fā)來的。由于訂單數額較大,外商提出到工廠考察,并要求查驗產品的相關認證證書。這下難倒了陸立軒,不滿足外商的要求,訂單就要泡湯;答應下來,如果外商繞開自己,直接和供貨企業(yè)交易,也會竹籃打水一場空。思慮再三,陸立軒還是決定相信外商,帶其到上海一家供貨企業(yè)查看。

但事情的發(fā)展還是驗證了陸立軒的擔心。外商和供貨企業(yè)見面后,很快就將他撇在一邊,直接做起了買賣。“這份天價訂單成就了上海這家企業(yè),但按照最低5%的利潤算,我的外貿公司至少損失了2000萬元。”陸立軒說。

巨額訂單旁落,讓陸立軒非常郁悶,但抱怨解決不了問題。陸立軒下定決心創(chuàng)辦實業(yè),自己生產太陽能產品。這時,早起“掃街”發(fā)傳單認識的一個客戶也非?春眠@一產業(yè),成為了公司的股東之一。

經過一年的籌備,2008年4月,浙江金禧太陽能設備有限公司成立。陸立軒向自己的太陽能夢想又邁近了一步。

金融危機突如其來

冷靜應對化險為夷

正當陸立軒在太陽能設備生產領域大顯身手時,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,給了他幾乎致命的打擊。受金融危機影響,合作伙伴在其他領域的資金鏈變得緊張,無奈從公司抽資,全身而退,將一副尚未開張的爛攤子扔給了陸立軒一個人。廠房租好了,生產線建立了,員工招進來了,但訂單卻沒了。陸立軒一籌莫展,甚至一度產生了甩手不干的想法。但對這一產業(yè)前景有著清醒認識的他最后還是選擇了堅持。“太陽能設備的使用越來越廣泛,而原材料卻越來越便宜,只要能堅持下來,一定會活得很好。”

陸立軒說,自己的運氣還算好。公司2008年4月成立后,由于線路問題,一直拖到7月中旬才供電,當8月份金融危機影響開始凸顯時,他的工廠尚未開工。唯一的支出就是廠房租金和員工工資。這讓他有了得以喘息的機會。
工廠停下來了,但陸立軒卻沒有閑著。金融危機爆發(fā)后,陸立軒做了這樣幾件事情:一是組織技術團隊研發(fā)新品,并做好相關認證工作;二是自己頻繁到國外考察市場,尋找訂單;三是自己和員工一起學習MBA課程,提高企業(yè)的管理水平。

經過了漫長的等待,2009年6月,陸立軒終于看到了曙光。隨著經濟持續(xù)回暖,他聯系過的國外客戶開始找上門來,而此時,公司的新品研發(fā)和設備調試也已完成,企業(yè)很快就開足了馬力生產。

如今,隨著訂單量不斷增加,浙江金禧太陽能設備有限公司急需擴大產能,但卻受困于資金瓶頸。“近段時間,我一直忙于尋找包括風投公司在內的合作伙伴,希望盡快解決資金難題。”陸立軒說,他辦企業(yè)賺錢并不是唯一目的,最主要的是將這一朝陽產業(yè)做大做強,因為這是自己的夢想。


上一篇: 理士國際:“教”出來的鉛酸電池大佬 下一篇:  沒有了
版權聲明: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,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,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,或有其他諸如版權、肖像權、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,并非本網故意為之,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。
評論表單加載中...
正在加載評論列表...
本文共有 條評論
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