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位置:首頁>資訊頻道>行業(yè)新聞>正文
全球上演動力電池市場爭奪戰(zhàn)
來源:科學時報  日期:2010-7-12 作者:全球電池網 點擊:

100年前,電動汽車就曾與內燃機汽車進行過生死較量,結果流水線生產的巨大優(yōu)勢讓內燃機汽車一舉奪得天下。

如今大勢則演變?yōu),得電池者得天下。其中被視為電動汽車心臟的高性能鋰電池備受世人矚目。

在這場世界市場霸主地位的競爭中,中國、美國、日本……究竟鹿死誰手?

以低廉價格席卷市場

2010年初,江蘇益茂10萬輛純電動汽車全國首家整車生產基地建成。

益茂是由專攻鋰電技術的留美博士陳恒龍一手創(chuàng)辦,迄今不過兩三年的時間。陳恒龍遠沒有他的孿生兄弟施正榮的名氣大,后者是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,早已成為業(yè)界翹楚。

此前,益茂并無生產汽車的經驗,其主力產品是公交專用的大型鋰電池。然而益茂在短短三年的時間中,借助政府大力扶持新興產業(yè)的政策春風迅速壯大。今年4月,它甚至成為日本NHK電視臺記者跟蹤報道的主要對象。

在陳恒龍看來,現在時機大好,在大廠家大舉進入這個行業(yè)之前,迅速出手占領市場,在事態(tài)明朗之前占領一定市場份額,是很有必要的。

不難看出,在陳恒龍的眼里,儼然把這道難題變成了一道單選題,而市場才是單選題的正確答案。

不可否認的是,益茂生產的動力電池并未達到發(fā)達國家制造商的先進水平,但低廉的價格依然卻讓它具備了競爭力。縱觀全局,打算用低廉價格盡快搶占動力電池市場的并不僅限于國內民營企業(yè)。

今年4月,上汽集團與美國電池制造商A123系統(tǒng)公司合資建立“上海捷新動力電池系統(tǒng)有限公司”。美方認為,與中國的合作是控制成本的關鍵,中國制造基地擁有廉價的材料、勞動力,充足的生產設備和完善的供應網,這一切都將使產品在市場上具有很強的價格競爭力。

事實上,價格低廉一直是我國電池制造產業(yè)的優(yōu)勢所在。

據鋰電中國發(fā)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顯示,和美日企業(yè)在技術研發(fā)方面追求技術的領先性不同,中國企業(yè)的技術研發(fā)非常側重現實應用。換句話說,中國的企業(yè)首先考慮的是降低成本,其次才是技術的先進性。

很少有行業(yè)能給予中國這樣的機會:與西方主要競爭對手站在一條起跑線上同時起跑。而包括鋰電池在內的新能源產業(yè)卻正是這樣。雖然美國A123、Ener1、江森自控和日本豐田控股的松下EV能源公司聲稱掌握著這一行業(yè)的尖端技術,但據愛爾蘭商業(yè)咨詢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去年發(fā)布的鋰電池市場報告顯示,中國在該領域的產量已經達到全球最大規(guī)模,并有1500多家鋰電池及電池材料生產商在參與競爭。

中國矢志成為電動汽車的全球領先者,優(yōu)先考慮迅速占領市場,質量達到一定水準后就廉價推出,已然成為中國企業(yè)爭奪市場霸權的一種發(fā)展策略。

以優(yōu)質技術取信市場

早在2008年歲末,本田和知名電池制造商GS湯淺就合資推進鋰電池開發(fā)。“電池完全屬于化學領域,我們不甚了解,因此必須與他人合作。而對于汽車的使用環(huán)境,某些技術細節(jié)也許只有我們才知道。有10年車載動力電池經驗的,只有我們跟豐田兩家,這10年的經驗是買不來的。”這是本田的一位技工在接受NHK電視臺采訪時作出的表述。

上一篇: 韓國計劃10年發(fā)展充電電池行業(yè) 下一篇:  吉林將發(fā)展長春遼源電池組件生產能力
版權聲明: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,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,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,或有其他諸如版權、肖像權、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,并非本網故意為之,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。
評論表單加載中...
正在加載評論列表...
本文共有 條評論
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