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位置:首頁>資訊頻道>行業(yè)新聞>正文
混合動力充電純電動車:5年內走進生活
來源:國際新能源網 日期:2009-11-13 作者:全球電池網 點擊:
        作為奧運贊助商,大眾有5千多輛車服務奧運會。其中最耀眼的不是頂級的奧迪A6L,而是20輛帕薩特領馭燃料電池車組成的綠色車隊!

在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,近兩個月的運行時間,服務里程達7.6萬公里,出勤970多次,載客2100多人次,很好地完成了任務。大眾自己總結:“是國內(燃料電池轎車)組織規(guī)模最大,持續(xù)時間最長,服務里程最長的一次示范運行!”

從2006年立項,到2007年樣車研發(fā)出來,參加上海必比登挑戰(zhàn)賽,再到今年奧運會的示范運行。大眾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,燃料電池車并非遙不可及。9月19日,在中關村科技園區(qū)永豐產業(yè)基地,20輛帕薩特領馭燃料電池車服務完奧運后,進行了媒體試駕體驗。

但是燃料電池車要真正走入我們的生活,那還是很遙遠的事情。據大眾汽車集團研發(fā)部中國實驗室的常駐代表Schulenberg博士介紹,“我認為至少再需要10年時間,燃料電池車才能真正實現商業(yè)化的批量生產。”

作為一致公認的真正的未來代替技術——燃料電池車,為何在短期內無法實現商業(yè)化量產呢?讓我們從多個方面來看一看。

首先是基礎設施方面。比如加氫站,目前北京僅有一座,在中關村科技園區(qū)永豐產業(yè)基地。20輛領馭燃料電池車在奧運示范運行期間,只能把家安在那里。

參觀加氫站時,為了安全,手機是嚴禁攜帶的。從安全的角度看,在市區(qū)大規(guī)模建加氫站短期內還是不可行的。沒有加氫站,燃料電池轎車便沒有了生命線。

在基礎設施方面,插電式混合動力(可利用普通民用供電網絡充電)及純電動車便有天然優(yōu)勢,因為在城市方便獲得電能并不困難,需要的投入也很小。

另外,電動機、控制器、儲氫裝置等基礎零部件也需要形成產業(yè);同時需要相關的安全法規(guī),來規(guī)范統(tǒng)一企業(yè)的技術標準。

另外在關鍵零部件制造技術和成本方面。目前大規(guī)模生產燃料電池的技術,并沒有很好的解決。

20輛帕薩特領馭研發(fā)試驗車,每輛車造價約150萬元人民幣。這150萬至少90%是花在了燃料電池方面——因為一輛普通的帕薩特領馭售價也還不到20萬。

消費者不會去為環(huán)保買單,所以燃料電池車只有把自身成本降下來,才會有前途。針對混合動力的調查顯示,大多數消費者僅能接受比同檔次燃油汽車貴1-3萬元。燃料電池車,如果比同檔次燃油車貴5萬元以上,可以預計肯定很難被消費者接受。

再次產業(yè)慣性及駕駛體驗慣性。20輛領馭燃料電池車,采用在領馭基礎上改造,保留了變速箱等。但是電動車輛如果再采用傳統(tǒng)的變速箱及傳動系統(tǒng),在成本及系統(tǒng)可靠性方面都是不經濟的。

另外,未來真正的燃料電池車,氫氣罐不可能再放到后備箱里面。氫氣罐的布置將導致車身結構等發(fā)生較大的變化。

當然技術方面的問題相對駕駛感覺的變化,還并不那么重要。在試駕過程中,可以感覺到燃料電池車的噪音并不比傳統(tǒng)的汽油車安靜,奧運示范運行的專業(yè)駕駛員也肯定了這一點。當然最關鍵的是這種噪音給人的感覺不太好(短時間內很難適應)。據上燃動力總經理章桐介紹,燃料電池工作需要一個大的鼓風機,最大的噪音是在吸入空氣時產生的。

燃料電池車最終是電驅動,所以“油門”的感覺跟普通車輛差異比較大。實際駕駛中動力性并不差,但是需要踩“油門”的力度與傳統(tǒng)車輛差別很大。開慣了傳統(tǒng)車的人們,需要花時間去適應;蛘呤,讓燃料電池車去盡力模擬傳統(tǒng)車輛的駕駛感覺,這必然要使得系統(tǒng)更加的復雜并且可能會增加成本。

現實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及充電純電動車,在未來5年內肯定可以走入我們的生活。但是更先進的燃料電池車,要至少10年后才能真正進入我們的視野。

上一篇: 日產電動汽車國內首試國產指日可待 下一篇:  光伏發(fā)電:誰將餓死在開飯前
版權聲明: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,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,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,或有其他諸如版權、肖像權、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,并非本網故意為之,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。
評論表單加載中...
正在加載評論列表...
本文共有 條評論
>>